从宏观上讲,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有这么几项:一个就是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改善食品的风味;再一个就是有利于食品工艺的改革,有利于机械化或自动化;还有,它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肉类加工、饮料、焙烤食品,甚至粮油加工当中的面制品、水果的深加工等等,这些都要用到食品添加剂。
虽然食品添加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如果您因此就把含有添加剂的食品统统放弃的话,未免有些太可惜,也不太现实。而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水平,食品添加剂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我国相关的食品卫生法规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有严格的限制。可以说,只要是生产厂家在国家规定的最大使用量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无害的。
如果您觉得还是不大放心,我们就再向您介绍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叫ADI值,也就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任何一种添加剂在其ADI值范围内均可以安全放心地食用。
ADI值的制定是非常严格的,如果某种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安全摄入量是100,那么这种食品添加剂的ADI值只能是1,也就是用100倍的保险系数来保证食品的安全。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1500多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制定的。
种食物易含食品添加剂
豆芽:不法商贩为了加快豆芽生长,常使用植物激素浸泡黄豆,这种豆芽一般又白又长且无根,有时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氨水味。食用这样的豆芽以后,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葡萄:一些唯利是图的商贩和果农常使用催熟剂(乙烯利)稀释后,将没有成熟的青葡萄放入稀释液中浸湿,过一两天青葡萄就变成“熟透”了的紫葡萄。此外,各地还先后发现过激素草莓、打蜡苹果、硫磺香蕉等。
面粉:市场上滥用面粉增白剂的现象比较普遍,所谓的面粉增白剂主要是指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这些添加剂除了能起到增白作用外,并不能改善小麦粉的质量。
罐头:按照有关规定,色素是允许用于食品中的,但在一些纯天然的食品中不允许加。一些小企业为降低成本,收购质量较次的水果后做成罐头,并在里面超范围使用色素增加卖相,对人体尤其是儿童带来了健康隐患。有研究标明,摄入人造色素会加剧孩子的多动症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