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方面
(一)产品逐步向中高端方向发展
近年来,调味品表现出向中高档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中高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在进一步扩大。消费者对调味品购买力增强,产品发展日益趋向中高档化,意味着居民消费进入高品质高要求生活阶段。不管是根据我们对目标消费者的一手数据调查研究,还是根据对商超货架陈列展现出来的产品种类发展分析,此趋势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当然,在消费者追求“好味”的同时,调味品的价格也不断上升。
(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调味品企业大多是沿袭传统酿造工艺和手工作坊式生产发展起来的,普遍存在生产设备陈旧、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员工素质差及管理观念落后等现象。目前,在同类产品中,整个行业内各企业工艺特点不明显、生产技术偏低、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一味地跟风模仿和乱铺摊子,片面追求产值、产量、而忽略深化管理和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即使老字号与新品牌之间也无太大的差异,这样以来就造成了市场供求矛盾的加剧,企业间无序竞争、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最后或是因自身产品市场逐步萎缩艰难度日,或是将彻底被市场淘汰出局。
二、销售渠道方面
发布《中国调味品行业研究成果》显示,以前调味品市场渠道建设,主要是集中在批发流通渠道,依靠各地的副食品批发市场,偏重于批发流通。而想要在今日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调味品企业需要构筑起由批发渠道、传统零售渠道、现代零售渠道、餐饮、封闭渠道、工业渠道等组成的立体渠道体系。以调味品目前最为主要的销售渠道餐饮渠道为例,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调味品的发展,也使得调味品市场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受原材料上涨影响,调味品企业也只能顺应这股涨价风,相应调整价格,这种涨价对日常生活需求相对较小的老百姓家庭厨房虽没明显影响,但却引起了餐饮业的担忧。于是饭店只能转而寻求价格低的调味产品和少用佐料,但低价产品的低质量和佐料用量变化却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意。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种不良市场现象又反作用于调味品企业的发展。
三、区域格局方面
调味品是从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衍生出来的一个行业,其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最大特点是受各地不同饮食文化的影响非常大。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饮食习惯差异明显,形成了“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饮食格局,因此调味品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一)产品产量呈持续增长,形成“南北”两个版块
调味品行业尤其是酱油行业出现了大的分化和重组,工艺技术的革新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变化巨大。以广东地区为中心的南方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依托其自然条件的优势和工艺、技术与管理优势发展迅速;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中心的北方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也逐渐形成规模,形成南北两个“板块”。同时西北地区的调味品企业开始进军中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并迅速占领市场,呈现一定的发展态势。
(二)地方品牌泛滥造成区域市场格局
受地方风俗和个人口味喜好的差异性影响,调味业主要以地方品牌居多,虽然一些企业已逐步发展为大区域性品牌,产品已辐射到部分临近的省外市场,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品牌并不多,就“四大名醋”而言,也还主要是在各自的根据地呈主流消费。目前,国内调味品厂家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山东、北京、山西、四川等几个省市,如上海的太太乐、味好美,广州的致美斋、北京的王致和等都表现不俗。从品牌结构来看,能在全国市场叫响的品牌比例不到1%,这与产品的风味特色、品牌的号召力、地方的差异性都紧密相关,也与调味品企业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不重视现代营销体系的建设有直接的联系。因而,“长期局部作战、市场范围不广,品牌知名度弱”是调味品业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三)推进名牌发展战略,形成一批企业集团
近年来,名牌战略的实施推进了企业集团的发展,形成了湖南加加集团、佛山海天调味品有限公司、香港李锦记、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广东佳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公司、河南王守义十三香集团、广东美味鲜食品公司、江苏恒顺集团公司、山西水塔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集团。
分享:
政策面利于调味品行业的发展随着中央和各地方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民以食为天”,所以2017年会迎来中国调味品行业的大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国消费型经济的转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食品安全的持续高压态势,2017年高品质食品和调味品的将得到有力支撑,而低质烂造的食品和调味品企业的生存将举步维艰。特别是健康、方便、美味的食品和调味品将获得更大增长空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食品行业将在电商举得长足进展。传统批发市场的销量会逐渐被电商、农改超市、超市和农贸市场进一步分化,渠道将更加细分。山东调味料表示,2017年中国调味品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消费者对调味品的需求也会更加多样化。调味品企业针对消费者不同的需求,产品进行细分,专用调味品的大量出现,会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复合调味品的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很大。这就要求调味品企业要及时创新和提升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品牌化、产业化、资本化将成为2017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的新常态。随着房地产等热钱行业走弱,更多资本会流向实体经济,调味品行业由于有深厚的地方名优和历史文化背景,将成为资本选择的优选之地。随着资本的进入,调味品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调整,品牌集中度将越来越高,品类竞争将进一步分化。目前,调味品行业内的整合集中在一线品牌和对各地名优特产的争夺,整合才刚刚开始,这意味着调味品行业的商机无限。调味品企业应及时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大力进行产品、口味和生产技术的创新,2017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代。三、中国调味品行业进入“诸侯割据”时代根据2016年调味品行业的发展状况,中国调味品行业地域化格局已经形成。总体来看南方调味品强于北方,南方主要以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走强。中高端的调味品增速很快,业绩稳步增长。在酱油类海天仍然居于行业霸主地位。鸡精类产品竞争激烈,前几名各有千秋。酱类产品集中在郫县豆瓣、贵州老干妈和湖南辣酱中争夺冠军。佐餐开胃菜异军突起。调味品最大特点是从各地不同的饮食文化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角面。2017年我国调味品市场将经历着一轮大的行业洗牌。经过数年的行业整合,中国的调味品行业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变化。目前各地方政府对地方特色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如四川省政府和成都市政府为“践行国家中餐繁荣计划”,推出“郫县豆瓣”“千亿产业”的一系列政策支持,政府强大的支持,无疑会大力助推四川调味品走强。其他地方政府也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国内调味品企业如果能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必然会成为2017年中国实体经济的大赢家。产品和市场营销进入4.0时代随着调味品行业细分以及潮流,使调味品行业呈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调味品的方便化、营养化、健康化会有更大的需求。这必将牵引着更多的调味品企业进行产品升级。调味品产业的升级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的包装和行业的细分上,更主要体现在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和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建立起新的生产质量标准。调味品的产业升级重点体现在向工业生产的4·0迈进。为了保障质量,调味品的包装会采用更加方便和健康的包装,塑料制品由于老百姓的担忧,部分高端产品会向玻璃瓶和易拉罐方向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终端的争夺焦点越来越突出。市场运作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2017年调味品企业品牌重点不仅仅在是品牌宣传上,而且在营销机制的创新上会投入更大。对调味品终端的控制力将直接体现出企业的竞争力。山东调味料http://www.qddfsy.cn/